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乐民荔枝 广西浦北县文联韦志远 古人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传说中的广西浦北县乐民镇得名是由于乐民民众时常会聚于今乐民镇政府门前的大榕树下和戏台坪上对歌嬉乐、谈情说爱,遇上荔枝成熟季节还在这里贸易品尝荔枝,于是乐民人民便成了欢乐的人民。乐民镇由此得名。乐民镇是浦北县西北端的一个镇,该镇座落于浦北县城的西北部,钦州-玉林,浦北-南宁二级公路在这里成“T”字型交汇于此,是横县、灵山县、贵港市、玉林市、浦北边境乡镇的商品集散贸易基地,交通贸易相当发达。乐民镇的特有的喀斯特地型奇峰尖耸,参天大树滴翠,如诗如画,千姿百态,素有浦北“小桂林”和水泥、塑管、优质大米、吨谷乡之称。乐民镇是人类历史的发祥地之一,是浦北历史悠久的古镇,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乐民镇满街红榜,鞭炮齐响,万众齐欢,连过大年也没有这样热闹,男女老少齐上阵共舞青龙同贺五谷丰登、荔香果硕和平安吉祥的独特的群众历史文化艺术和出土的亚洲剑齿象大熊猫化石、六蓬古洞新石器时代玉石铲以及皇猴山那进洞天浦北八景,通过广西、钦州、浦北电视台和日报社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而闻名区内外,并由此而使乐民镇的青龙舞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除香港九龙区由乐民传播进去而舞外)中国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浦县五大群众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龙头项目之一,对于这些乐民人当然能够如数家珍并且一一娓娓道来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然而,说起荔枝,人们最耳熟能详是当年唐代杨贵妃于华清池日思夜想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广东增城荔枝。在蕉乡浦北,人们谈起荔枝也仅是知晓连美国、欧洲等外国金发碧眼客人也连翘拇指说OK的北通福多堂“劲丰”牌荔枝和白石水“碧水”牌荔枝,而说到乐民镇的紫红珍凤香荔,人们好似都像杨玉环当年“天生丽质难自弃,养在深闰人末识”,特别是当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在途经乐民镇,大啖乐民的荔枝而诗兴大发,灵感飞来而欣然命笔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千古名诗便是鲜为人知。 乐民今朝的荔枝品质优良 我的故乡在乐民,对于乐民的荔枝,于儿时便耳闻目睹和时常品尝,我是比较了解和最熟悉不过了,时值盛夏的蝉鸣荔枝时节,我突然想起了中学语文课本贾祖璋的名篇《南州六月荔枝丹》。于是,我便有了想写一篇关于乐民荔枝的念头。当一轮红日把乐民镇丰收吉祥的荔枝映衬得红彤彤和镀得金灿灿的时候,我又一次从县城回到了心萦梦绕的故乡乐民欣赏品尝荔枝,乐民镇的荔枝时节是最迷人的,就如同一幅立体的工笔国画荔枝图。乐民镇村前屋后荔枝缀画碧树赋诗,层林染绿,山山红彤彤的特有景色,确实让人如在人间天上的美景和世外桃源的神仙般的感觉之中而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那种设身处地的特有感觉让人在无的愉悦中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经过不断的努力栽培,乐民今朝的荔枝品种齐全,主要有进凤(又名正凤、珍凤、香荔)、黑叶、大造、妃子笑、糯米糍等,全镇共有荔枝亩,年产多吨,全镇共有百年以上树龄的荔枝600多颗,其中大部分是前二、三十年至今种植的,乐民镇的荔枝不仅品种优良,果质上乘,风味纯正而独特,而且有果大,皮薄鲜红好看,肉厚、核小、汁多,品味纯正独特,大小年不明显的特点。特别是进凤荔枝,是全镇的荔枝水果之王和名特产。说起品尝乐民荔枝,那就如同俗话说一样:烫汤不得热喝。品味进凤荔枝必须得有三道工序,那是一看(看美丽的紫红色的颜色)、二闻(闻香气)、三是慢慢剥食细品尝,而且得有足够的耐心和不能性子过急,这才能真正品尝到乐民的进凤荔枝的特有风味。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品出其中那妙不可言的真正味道。看乐民进凤荔枝谁都会动心和醉迷,那紫红鲜艳颜色,就像那杨贵妃美人身着紫红色的衣裳并和着《霓裳羽衣》的美妙乐曲在翩翩起舞。同时,此果拿来稍为闻一闻便会徐徐闻到一股从没有过的赏心悦目的浓郁而似轻淡的清香,那清香似带人在梦景中云游五岳,畅咏江海,巡骏全世界古迹名胜,静聆高山流水知音曲,那种如梦如仙的感觉,只有亲身实践体会得到。闻过清香后,再慢慢剥开进凤荔枝那华丽的外壳,然后再往鼻里轻轻地嗅一嗅,那扑鼻而来的浓郁芳香就如同喝了浓汤大碗翅,品茗茶雨后碧螺春,如嚼松鸡翅膀,似细咀鲈鱼。如赏四美,像红线女唱南国粤韵《卖荔枝》,如听高山流水遇知音,如到九寨沟,如进庐笛岩,如听仙乐国剧,如游人间天堂,如入《蒙娜丽莎》的精画,那种纯正天然的独特的香味确实令人如痴如醉,梦萦魂牵…… 乐民今朝的荔枝历史悠久 乐民荔枝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而似好酒在巷深,但乐民的荔枝那种神奇而独特的风味确实令人如梦如幻,似有不做神仙但愿做乐民人的最大心愿便是时常能品尝乐民进凤荔枝。放眼巡骏乐民荔枝,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久负盛名。早在汉代,伏波马援将军征剿南蛮自灵渠、漓桂江后南下西江、郁江后经乐民并在乐民屯兵而恰逢能品尝到乐民大造荔枝而交口称绝,并即兴在乐民笔架山(合浦八景之一)红光岩留下摩崖石刻,为此,乐民人还在笔架山下红光岩建立将军祠并常用大造荔枝等供品奉祀他。到了宋代,乐民种植荔枝已开始懂得嫁接苗和剥枝苗等栽培技术,因此,乐民的荔枝品种得到根本的改良。由此,乐民的荔枝也闻名遐迩。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兵部尚书韦山涛率太子随狄青大将军征剿侬智高南蛮判乱而“三鼓夺昆仑,四鼓攻六万”之后,在凯旋班师回朝途经乐民而时逢乐民荔枝刚好成熟,乐民乡民把荔枝献给狄青大将军和韦山涛尚书品尝,他们品尝后大加赞赏,回宫后对乐民荔仍念念不忘。宋元符二年(1099),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诗人书法家苏东坡从合浦出发,沿南流江逆流而上,经泉水旧州转陆路北上巡游,当他和随从到达乐民并从菩娇山下远远看到南塘山下高大挺拔的荔枝树上果满枝头似丛丛绿伞点灯笼的时候,苏东坡惊奇不已并大加赞叹,特别是当乐民的乡绅把两篓上好的硕大新鲜紫红的进凤荔枝进贡给他们品尝后,苏东坡即似心潮奔涌瞻天万里,于是便诗兴大发,并欣然命笔写下《大啖乐民红荔枝》的七绝诗一首:“不看名山不赋诗,唯欣仙子赐天资。酣香王果和颜玉,大啖乐民红荔枝”而镌刻于笔架山红光岩的石壁上,同时,汉伏波将军和狄青将军、康太府、丁翰熙举人等都在笔架山红光岩留下过墨迹和诗文题词。后来,苏东坡回味大啖乐民进凤荔枝的的动人情景,几经苦苦思索并反复推敲琢磨,终于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吟正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感悟中灵感飞来,终于创作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佳句。只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蔡挺锴将军于乐民笔架山红石光岩设立军火库,后来日军飞机突然轰炸,众乡民在眼睁睁地看到并呼喊“嗱,天上大蛇搭架屙屎了,快跑唷!”随即是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于是,这一珍贵的墨迹也随着军火库毁之一旦了。至于苏东坡巡游乐民,史书上曾有这样的记载“宋元符二年,苏东坡雅嫣山水,驻足合浦,遨游钦灵,遍访古迹,所至黄童白叟簇拥随之”,当时,乐民部分地区属灵山辖地,这便是苏东坡巡游乐民大啖乐民荔枝的有力史证。由于苏东坡在乐民留下足迹,并在乐民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又因苏东坡在班辈中排行第三,乐民人为了纪念这位唐宋八大家,因而乐民镇自宋代苏东坡大啖乐民荔枝之后便从苏东坡的排行第三而称之为三东乡。明朝成化年间,乐民莫村村委(今莫村小学门前)的十几棵大造荔已开始种植,时到今天,树杆已有五六人抱而不过,虽然历经了几百年历史苍桑,树杆已全空心,并能钻人进树洞里,但如今仍然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倔强的生长并且枝繁叶茂,年年挂果,这一百年古木挂仙果,秃树老枝发新芽的奇景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在清代,康基田太府从寨圩方向进入乐民境内巡游,当他看到乐民镇气势雄伟、群峰逶迤如蛟龙奔腾出海,古松参天,白鹤翩翩,荔枝红挂满枝头,风光秀丽,入画如人间仙景的动人景色之时,于是康基田太府便情不自禁并兴致勃勃干燥下轿命轿夫停鸣锣而步行静静巡游乐民大地并观赏和品尝乐民荔枝。同时,康太府还在乐民笔架凤池山下留有墨迹,并提出把乐民笔架凤池南塘皇猴山风景列入合浦八景,责令廉州知府和合浦县令、乐民乡绅制订乡规民约严禁砍树和炸山取石,违者重罚。同时康太府建议在山的周围坡地上种植荔枝树以作景色点缀。与此同时,在清代,乐民蒙竹文林第、合浦廉州知府侍郎韦俸家宅门前不远处有两颗耸天蔽日的大造荔枝树年年挂果,果型特大,颜色鲜红,肉汁清甜可口,韦俸侍郎常把这两颗树果品进贡朝庭而得到百官的赞誉。如今,这两颗荔枝树已历几百年的历史苍桑,但现在依然是老树发新芽,青春焕发,年年挂果且高产,两颗树最高产达1200公斤,成为乐民镇的老荔枝王。在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乐民商业发达,并且成为当时商品集散地和军火贸易市场。各地商人富贾纷纷云集乐民,因而四海商人有幸品尝和贩卖乐民荔枝,乐民荔枝当时因为价廉物美而闻名八方,于是乐民的荔枝和优质大米随着青龙文化而传到香港并且小有名气,为此,乐民当时就被称为“小香港”。与此同时,在抗战时期,曾经指挥和参与指挥著名的上海“淞沪之战”、“武汉大战”和南宁“昆仑关大战”的抗日爱国将领蔡挺锴将军(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兼文史委主任 ),于1939-1940年在乐民平佳那进司赞第和进士第设立第29集团军抗日司令部并在那里居住了一年零四个月,当时,那进司赞第、进士第门前皆有高大挺拔的荔枝树且年年挂果,于是,将军和他的将士有机会品尝乐民那进的荔枝并非常赞赏。 说起今朝乐民的荔枝,在荔枝树如绿云簇拥的全区科普文明标兵村平佳的南塘山还有一段动人的“观音坐莲品荔枝”的神奇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玉皇大帝的一美貌如嫦娥天仙的荔枝仙女不甘于在天宫终日守着清规戒律显得十分的单调寂寞,于是,有一天,荔枝仙女私自悄悄地从天上下凡到人间寻求自由幸福安祥与快乐。沿途中,荔枝仙女克服了重重困难,跨过了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七道天门,走过了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七座天城,涉过了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七条天河,翻越了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七座天山,踏过了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七条天路,走过了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七座天桥,在千辛万苦中终于来到天下人间。当她在天空中盘旋起舞而明眸善睐定眼看到乐民平佳丛丛绿雨伞点灯笼,满坡荔枝满坡红的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时,仙女便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心里犹如磁石般地被深深地吸引住,于是,荔枝仙女便在和风袅娜中翩翩下凡,下凡后,仙女迫不及侍地在南塘天然泉水游泳池尽情地嬉戏沐浴后,便兴奋地端坐在莲花托盘上甜甜地品尝甘香的乐民红荔枝。自此以后,荔枝仙女完全被这里的红荔枝和人间仙景迷住了,以至于为此而完全忘记了返回天宫。这下,可急坏了天上的玉皇大帝和圣母娘娘,玉皇大帝派出十万天兵天将由二朗神和太上老君、太白金星统率亲自来到人间寻找荔枝仙女。二郞神、太上老君和太白金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荔枝仙女,但荔枝仙女主意已定,因此,任凭天上的玉皇大帝和圣母娘娘下多少金牌催促她返回天宫,但她都置之不理。因为荔枝仙女心里只有乐民荔枝,并且拿定了不做神仙不苦悲,心思乐民红荔枝的主意,因此,荔枝仙女为了终生能品尝到据说能青春永驻、长生不老的乐民荔枝,她下定了决心在这人间仙景永久居住,玉皇大帝和皇母娘娘在无可奈何中也只能忍气吞声默认了。于是荔枝仙女很快与一凡间英俊帅小伙恋爱上,不多久便结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恩爱夫妻,以后荔枝仙女便在这里生儿育女和种植品尝荔枝,经过荔枝仙女进行嫁接和品种改良的荔枝树不仅高产,果质纯正,而且年年挂果,没有大小年之分,并且在村前屋后种植荔枝,从而使平佳村委成为奇特的荔枝绿化村。不知过了多少年,荔枝仙女在岁月的年轮历史的苍桑中不知不觉便化成了今天乐民平佳的观音南塘山。南塘山一峰独秀,尖峰耸立,鸟语花香,南塘趵突金泉水四季常涌不断,从山的正北面远眺,整座山便俨然像一观音仙女端坐在一个莲花托盘上静品荔枝。 乐民今朝的荔枝前程如锦 就目前世界上的荔枝市场来看,种植荔枝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在整个地球上,能够适合种植荔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并不多,因此,产量在世界上人均占有量是微不足道的,再加上荔枝是百果之王,岭南佳果,而且易管理,高产,可大面积种植,使用农药很少,甚至可不用而成为真正的绿色生态环保果。因此,种植荔枝还是前景广阔的,特别是乐民荔枝具有气候、土壤条件好、品种好、栽培技术高的“三好一高”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问题是荔枝的一日变色,二日变香,三日变味,不容易保鲜保存和长途运输,因此,每当荔枝成熟,大批量的荔枝上市造成积压导致价格不稳和果贱伤农。于是一些果农干脆置之不理而撒手不干该行了,有些甚至砍掉当柴烧,结果造成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山林山地。俗话说,人贵有恒,学贵有志,干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最终能够到达成功彼岸的胜利者往往是那些持之以恒者。因此,只要荔枝保鲜技术过关,荔枝深加工技术提高了,再加上荔枝保花保果技术、品种改良、荔枝深加工和合理布局等方面不断完善,再坚持一下,那就是“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成功者。正因为如此,乐民荔枝定当能走出低谷而前程如锦,正如诗云: (一)荔香画 春暖花开果满枝,荔香阵阵动心扉。 又添一岁丰收画,最爱蝉鸣果熟时。 (二)荔枝赋 盏盏灯笼藏绿中,荔红妃笑祝年丰。 枝头满缀农家乐,果王上市动帝宫。 (三)荔枝丰收图 岭南佳果舞嫦诗,百果之王红杏枝。 流蜜盈香甘醴酪,红绸紫膜玉冰肌。 (四)荔园颂 荔枝园里唱山歌,荔海飞鸿喜事多。 生态文明红荔果,荔枝成熟满诗河。 (五) 荔龙腾碧苍 福满荔园光,荔龙腾碧苍。 红楼圆杜梦,耸日绿中藏。 (六)忆江南。红荔吟 荔园美, 绿荫点灯笼。 荔海绿浪和雅韵, 新楼红日画屏风, 荔熟引飞鸿。 (七)荔红钓心 清塘垂钓听佳音,耐性怡磨静放心。 荔影粼波诗画意,一竿飞起灿黄金。 (八)红荔颂 摇绿丹心旭日晨,荔红果熟百家新。 贵妃如是长生在,定笑一骑红荔春。
词汇 乐民荔枝
正文
随便看

 

英汉词典包含503600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5 egdrch.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4086700号-18 更新时间:2025/05/22 10: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