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张仲景
正文
释义
张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名机。少时有志研究岐黄之学,即从同郡张伯祖学医,由于刻苦钻研,深入堂奥,终成著名医学家,有“医圣”之称。据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瘟疫流行,即辞去官职,立业行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参考《素问》、《八十一难经》、《阴阳大论》及《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当代医家及自己长期积累的医疗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原本已佚。该书经后人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前者以“六经”辨证,专述外感热病;后者以脏腑辨证,广涉各种杂病。他的医学著作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法则,丰富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和治法,并明确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整套诊治原则,使其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从而为后世临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医的古典名著。另有医书数种,均佚。
张仲景(约150—219)汉末医学家。名机。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阳)人。灵帝时举孝廉。相传在建安中任长沙太守。师从同郡张伯祖学医,尽得其传,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钻研了《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古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于3世纪初写成《伤寒卒(杂)病论》十六卷。其书辗转流散,经后世医家多次收集整理、编次,至宋代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与内科杂病。《伤寒论》载方一百十三首,用药一百七十余种,《金匮要略》载方二百六十二首,用药二百十四种;对病理、诊断、疗法、方剂作了全面论述,把中医临床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他倡六经分立和辨证论治的原则,把疾病分为太阳、阴阳、少阳和太阴、少阴、厥阴六证,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纲,“审因辨证,因证立方”,按照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汗、吐、下、温、清、和等治法,集中体现了他的辩证法的思想。在用药方法上,在当时治病多用针灸的情况下,提出多用汤药的主张,并且一改药方秘而不传之陋习,公布了三百多首成效卓著的方剂,使医疗方法和技术前进了一大步。他反对巫祝迷信,反对“各承家技,终始顺旧”,提倡以认真严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从事医疗实践。他的医学思想和方法,对日本的汉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中国中医界建立了仲景学说研究会。中日等国学者都在探讨他的医学思想。除《伤寒杂病论》外,还著有《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均已失传。
随便看

 

英汉词典包含224195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5 egdrch.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4086700号-18 更新时间:2025/05/29 22: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