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潘梓年
正文
释义

潘梓年1893—1972

江苏宜兴人
中共党员。著名社会科学家,哲学家。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部长、高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文学概论》、《逻辑与逻辑学》、《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等。
笔名:石子、任厂、任庵、定思、宰木、弱水、梓年
别名:梓

潘梓年

潘梓年与《新华日报》石西民 徐迈进人民日报1982年2月25日,新华文摘
1982年4期,新闻研究资料1982年总
15辑
怀念人民新闻战线的忠诚战士——潘梓年
潘梓年与《火信》文学月刊
关于梓年
学者与战士——回忆潘梓年同志
新闻战线的忠诚战士潘梓年
潘梓年传略
田伯萍等
周启祥
瘦 民
石西民
田伯萍等
周云之
四川日报1982年4月30日
文学报1984年4月19日
文学杂志1933年1卷3、4期
江海学刊1982年3期
新闻研究资料1982年总15辑
晋阳学刊1983年1期,中国当代社会科学
家第7辑第332页,中国现代社会科学
家传略第7辑第478页,中国哲学年鉴
(1986)第408页
潘梓年
逝世人物:潘梓年(1893—1972)
方雪纯等*中共人名录第664页
中国百科年鉴(1983)第19页
潘梓年李立明*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501页
新闻界名人介绍:潘梓年(1893—1972) 中国新闻年鉴(1984)第670页

潘梓年

忆潘梓年同志
有大功于中国共产党而被折磨致死的潘梓年、
潘汉年兄弟
屠公博
关国煊
春秋1986年6期
*传记文学1987年51卷1期
潘梓年(1893—1972)京声 溪泉新中国名人录第263页

潘梓年1893——1972

又名宰木、定思、弱水、任庵,江蘇宜興人,1893年1月 (清光绪十八年) 生。5歲入私塾。小學畢業後,又隨伯父學習古文經典。辛亥革命後,赴上海,入私立大同學院。繼入龍門師範。三年後畢業,在無錫東林小學任教。1920年離職去北京大學哲學系爲旁聽生。1923年赴保定育德中學。不久被迫離開育德中學,轉至河南開封第二中學任教。1926年赴廣州參加革命,時北伐軍已出發,即在廣州靠譯書爲生。1927年初,回到上海; 四一二政變後,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回家鄉宜興縣,重建宜興中共組織,任中共宜興縣特别支部宣傳委員,被指派爲縣教育局局長。1927年9月,調往上海,從事左翼文化工作,主编《北新》、《洪荒》等刊物。1928年秋,受聘爲上海藝術大學教授。1929年創辦華南大學,任教務長。1930年任左冀文化總同盟書記。1932年任中共江蘇省委機關報《真話報》總編輯。1933年5月,與丁玲一起被捕,被判處無期徒刑。1937年6月,經營救出獄。後受周恩來委派,在南京籌辦《新華日報》,任社長; 抗日戰争爆發後,隨報社遷至重慶。1947年2月,《新華日報》被迫停刊; 3月撤回延安,任中央城市工作研究室主任。1948年12月,去河南鄭州籌辦中原大學,任校長和黨委書記。1949年5月中旬,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委副主任,教育部部長。高教局局長等職。1954年調任中國科學院中共黨组成員,不久負責籌建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和哲學研究所,籌備出版《哲學研究》,任编輯委員會召集人。1956年6月,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被推爲學部委員和學部副主任;11月成立中國哲學研究所,兼任所長。曾被選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届代表。1972年4月10日逝世。終年79歲。著有《文學概論》、《邏輯與邏輯學》、《論抗戰期中的文化運動》、《争取抗戰勝利》等。譯作有《明日之學校》。(與人合譯)、《幼的心理學)、《教育學》(與人合譯)、《邏輯》等。

随便看

 

英汉词典包含224195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5 egdrch.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4086700号-18 更新时间:2025/05/23 18: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