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 | 脏腑参天地 | 正文 |
释义 | 脏腑参天地中国古代医学用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后世医家继承此说,如唐代杨上善:“肺心居其上,故参天也。肝脾肾在下,故参地也。肝心为牡,副阳也;脾肺肾等牝,副阴也”(《黄帝内经太素》卷六)。以为人体脏腑乃参天地而生,其中既有古朴的天人对应的自然观,也不乏比类副数的神秘思想。 |
随便看 |
英汉词典包含224195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